本文摘要:悲痛!108岁川籍女红军刘文治逝世封面新闻两月前的采访,留下最后的珍贵资料今年7月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刘文治。
悲痛!108岁川籍女红军刘文治逝世封面新闻两月前的采访,留下最后的珍贵资料今年7月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刘文治。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陈静9月29日早上,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记者获悉,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的川籍女红军刘文治于2020年9月28日下午4点08分在重庆逝世,享年108岁。29日上午10点,记者联系上刘文治的女儿谢家喜,她说,“妈妈离去得很安详。”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采访组一行四人曾于今年7月23日前往重庆,看望并采访刘文治。
由于身体原因,当时刘文治已住院,她和儿女接受了采访。华西都市报、封面新闻也成为全国最后一家采访女红军刘文治的新闻媒体,留下了刘老生前珍贵的影视和文字资料。
哀悼家乡人敬献花圈刘文治的灵堂,设在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。灵堂内庄严肃穆,正中的挽联横批上黑底白字写着“沉痛悼念刘文治同志”,旁边的上、下联写着:“万里长征枪林弹雨垂青史”“红军精神鞠躬尽瘁传后人”。
灵堂正前方,黄色和白色的菊花,簇拥着刘文治的遗像;灵堂正中,刘文治的遗体覆盖着党旗。灵堂两侧,摆放着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。包括重庆市委、重庆市人大、重庆市政府、重庆市政协,以及刘文治老红军家乡、四川通江县委县政府等单位和个人,及华西都市报等敬献的花圈。
致敬长征中的女战士今年7月,记者在病房中见到了刘文治。她的女儿谢家喜说:“妈妈身体状况不太好,现在只能住在医院里,接受相应的治疗。
”采访组向刘文治献上了一束鲜花,简短采访后,离开了病房。之后,在医院的一间会议室中,刘文治的四个子女谢家彬、谢家银、谢家喜、谢家荣分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通过几位儿女的讲述,还原了刘文治的长征故事以及她的人生经历。
当天下午的采访比原计划持续的时间长,三女儿谢家喜在谈到家庭中父辈、祖辈的革命历程时,一度流下了眼泪。儿女们说,“妈妈对人一直很好,平时能帮一下就会帮,所以很多人喜欢她。”没有想到,仅仅过去两个月,当这组采访报道还在进行的时候,刘文治已离世。
在此,对刘文治女红军逝世致以沉痛的哀悼,向长征中的女红军战士致敬!108岁川籍女红军刘文治的长征记忆:带着弟弟走完长征用一块盐救了整个排刘文治(左一)。(资料图)□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陈静见习记者刘柯辰2020年7月23日,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病房里,记者见到了参加过长征的川籍女红军刘文治及其子女。
老人膝下有四个儿女,分别是老大谢家彬、老二谢家银、老三谢家喜、老四谢家荣。家族四世同堂,加起来有24人。
21岁那年,刘文治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,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。在她家人的讲述中,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浮现在我们眼前。离家参军从童养媳到女红军刘文治,又名刘文芝、刘文智,1912年10月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全家兄弟姐妹5个,她是老大。
家庭的艰辛让刘文治从小挑起生活的重担,十几岁的时候就去给人当童养媳,天天干苦活累活。由于经常要上山干活,刘文治没有缠过小脚。
直到20岁,她还是一个只会种地打猪草的农家女孩。1932年,一群穿着军装的陌生人来到刘文治的家乡。“妈妈说,当时村里的人都很害怕,纷纷外出躲避,后来大家才发现,这些军人很友善,不打人骂人,说话很和气。有人告诉她,这群人是红军,是来为穷人说话的。
”刘文治的三女儿谢家喜说。1933年8月,刘文治加入了红军。“当时家里穷,妈妈听说红军是来帮助穷人的,就瞒着家人悄悄跑到镇里参军。走之前,母亲把衣服、鞋子和剪下的头发留在家里,没有带走。
”谢家喜说。长征路上用一块盐救下女兵排1935年1月,刘文治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执行中央命令,发动了陕南战役,引敌人北移,随即回师川北。当年3月底成功强渡嘉陵江并乘胜向西进攻,解放了涪江与嘉陵江之间的大片土地。
随后,红四军踏上了艰苦曲折的长征路。当时,担任妇女排排长的刘文治也离开了家乡,跟随红四方面军第4军西行。随她一起的,还有一个年仅13岁的隔房弟弟。“妈妈的这个弟弟叫刘文学,我们喊小舅舅,后来转业到成都铁路局。
小舅舅跟着妈妈走完了长征。就算路上已经走得非常累了,妈妈还是会去生火、扯野草,做饭给小舅舅吃,一路上都在照顾他。小舅舅后来说,如果没有妈妈,他走不完长征。”谢家喜说。
一路上,刘文治除了要照顾弟弟,还要想办法带领战友克服种种艰苦环境。1935年6月,红一、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,开始北上。
刘文治带领的妇女排开始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。雪山上气候变幻莫测,战士们冻得直打哆嗦。在离山顶不足3里时,刘文治的老乡、比她小7岁的红军女战士张文(原名张熙泽)怎么也走不动了。排长刘文治急忙把她背的东西抢过去,全部压在自己的肩上,接着又叫来管理科长,两人用胳膊架着张文继续往上爬,终于爬上了山顶。
对刘文治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来说,长征中最艰难的历程要数过草地。1935年8月至1936年8月,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,一年时间内,红四方面军三次通过草地。草地自然环境恶劣,缺乏食物,很多红军在过草地途中牺牲。
但刘文治凭借一大块盐,成功让排中大部分女战士幸存。在进草地前,刘文治路过一座盐山,她挖了一大坨盐背在身上。
草地上食物奇缺,战士们饿了就扯点野草,放进随身背的脸盆里煮来吃。刘文治深知盐分的重要性,担负起了分盐的重任。
“妈妈不敢把盐块分给每个人携带,怕大家控制不住分量很快就把盐吃完。每次吃饭时,哪怕没有野草野菜吃,她都会用小刀往每个人碗里刮点盐,这样大家吃了才有力气走路。”谢家喜说。
这块不起眼的盐块,保住了女战士们的命。刘文治所率领的女兵排,直到长征结束只有两人牺牲。
革命伉俪与战友“不打不相识”1936年10月,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。刘文治随军在甘肃驻扎,继续为军队做军衣、绑腿、炸药包等军需用品。在甘肃工作期间,她找到了人生伴侣——和她一起走过长征的战友谢远长,两人于1937年在甘肃结婚。
提到父母相识的过程,谢家喜说,还有那么点“不打不相识”的味道。“爸爸当时是被服厂的领导,有警卫员,妈妈是排长。他们同时看中了一个草房子。
爸爸的警卫员就和妈妈她们妇女排互不相让。找到领导评理,最后房子还是让给妇女排住了。
”“至于爸爸妈妈是怎么在一起然后结婚的,他们没怎么讲过。”1952年,刘文治和谢远长转业到了重庆西南纺织局611厂(后来叫重棉四厂)工作,直至离休。1989年,谢远长病逝。心愿实现百岁之际她重返延安1945年,刘文治随部队到达延安,在此停留了三年。
不同寻常的三年,让刘文治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2012年,刘文治满百岁时,许下一个心愿:“想去延安看看。”原来,丈夫谢远长还在世时,两人就一直想着重回延安,但一直没能实现。
得知老人的心愿后,子孙们便开始筹划,刘文治的长孙谢添提议:“大家都请个假,陪婆婆一起去延安,了婆婆一个愿。”在孙辈们的筹划下,全家老小20多个人自驾陪刘文治去了延安。得知要回延安之后,老人非常激动,几天几夜没睡好觉,去延安的路上也兴奋得不行。
“我们本来还准备了一辆保姆车,方便老人家累了可以躺下休息。结果她一路上根本就没有躺,也不晕车,还说要坐在后座看风景。”谢家喜笑着说。
走到宝塔山,刘文治说,自己无论如何都要上山看看黄河。在家人的帮助下,老人到达山顶。
看着山下奔涌的黄河水,老人感叹道:“以前河两边的鹅卵石没有了,河道也变窄了。”在延安,刘文治看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很是激动。谢家喜回忆:“当时妈妈就像检阅部队一样到处指来指去,特别兴奋,像个小孩子。
”长寿秘诀一生淡泊名利心态平和采访中,听刘文治儿女们说得最多的,就是老人的善良、耿直、好心态。“妈妈对人一直很好,平时都想着能帮人一下就帮,也不会去为难别人,从来不在背后做小动作。以前在重棉四厂工作时,大家都很喜欢她。”转业到重棉四厂后,刘文治从一个普通的管理员做起,一级一级做到干部。
“后来因为要按级别定工资,妈妈的实际工资跟之前相比有一定下降。她没有丝毫的怨言,说跟着国家政策走,该定什么级就什么级,该降就降。”“可能因为经历了太多生死,她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很开,不会因为琐事生气。
好心态大概就是妈妈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。”谢家喜说。老兵档案刘文治,女,1912年10月生,四川通江县人。
1933年8月加入红军。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,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妇女排排长。
1952年,刘文治转业至重庆西南纺织局611厂(重棉四厂)工作。
本文来源:澳门新葡萄新京-www.cdxfdz.com